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进一步推动《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实施,交流学校健康教育经验,不断提高学生健康素养和体质健康水平,1月11日,全国高校健康教育教学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教育部“全国学校健康教育视频课程”、国家卫健委《7岁—18岁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水平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等两项重磅成果在会上正式发布。
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国家战略,为了更好地促进学校健康教育的提质增效,全国高校健康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在教育部体卫艺司的大力支持和全面指导下,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推出了大中小学健康教育一体化的“全国学校健康教育视频课程”。
据介绍,该课程由华东师范大学总体设计,集齐全国高校和中小学200余名专家和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共同打造,是我国第一套覆盖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全学段的健康教育视频课程,其目的是解决当前大中小学健康教育师资不足、课时不够、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等现实问题,帮助因各种原因不能开展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学校,可以通过视频课程完成相应学段的健康教育教学。
教育部首届全国高校健康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院长季浏教授牵头主持这两项成果,他介绍道,全套视频课程总计80课时,其中,义务教育1—9年级54课时,高中10—12年级18课时,大学8课时。“每个学段水平均涵盖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疾病预防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安全应急与避险五个领域的内容。此外,每节视频课均严格按照教育部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选取和组织课程内容,在标题语言、内容深度、呈现方式等方面也充分考虑到了不同学段水平学生的认知和身心发展特点。课程内容讲求科学性和权威性,体现系统性和进阶性,注重生动性和趣味性。”
体力活动与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密切相关。在我国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水平亟需改善的背景下,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托,从2016年开始,由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牵头,在全国范围内选取26个省市自治区的137所“重点实验室”基地学校分别进行了体质健康测试、体力活动问卷调查和加速度计测量,收集体测和问卷调查数据103213人,加速度计数据2310人。最终形成了我国7岁—18岁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强度对照表、体力活动调查问卷以及体力活动推荐项目、强度和时间等一系列体力活动评价工具和推荐建议。
季浏表示,2023年12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审批发布了“7岁—18岁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水平评价”标准。“这对于促进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水平的提高,养成积极的生活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和作用。”该标准建议:儿童青少年每天至少进行70分钟有氧运动为基础的中高强度体力活动,每周至少进行3次抗阻运动,以及每天不超过2小时的视屏时间。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州市中小学卫生健康促进中心、烟台大学、太原工业学院、西藏民族大学也参与了标准的研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