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银球 抓住孩子们的眼球——“国球两进”在洛阳之三
来源: | 作者:中国体育报 | 发布时间: 2024-06-25 | 202 次浏览 | 分享到:

“早上6点起床,早读,上学,下午5点50分到7点进行乒乓球训练,回家后继续学习。”这是河南省洛阳市东升第二初级中学九年级学生杨涵希的一天。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打乒乓球,一路打到河南省锦标赛冠军,学习成绩也一直是年级前十,杨涵希感受到乒乓球给自己带来的乐趣与成就感。

在首届“洛阳球王”乒乓球争霸赛中,青少组冠军张益瑄是杨涵希的校队队友。然而这个以王楚钦为偶像的少年刚入学时却是个小刺头——纪律差、不服管,打球也不认真。球队就先从专业技能入手,每天加强正反手的专业训练,脚下移动慢,就加强步伐训练,上课捣乱教练就进班盯着。通过近一年的努力,张益瑄球技提升,文化课也提高了130多分。乒乓球让他有了更多的磨砺与成长。在首届“洛阳球王”乒乓球争霸赛决赛中,他以拼搏的心态,面对比他年长的选手,在落后状态下一分一分拼搏,最后夺冠。“打乒乓球让我学到了很多,学习也更有动力了。”张益瑄说。在“国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公益行活动中,张益瑄的球技还得到乒乓球世界冠军常晨晨的称赞:“基本功特别扎实。”

走进洛阳东升第二初级中学,最醒目的就是操场边“学习莫忘体育 运动莫忘读书”的牌子。为了促进乒乓球在学生中的广泛普及,该校不仅有校队,还有乒乓球社团,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运动兴趣,普及运动技能,把兴趣培养成爱好,把爱好培养成特长。学校还以体育人,组织开展乒乓球班级联赛,营造浓厚的校园乒乓球文化氛围。

除了城市,乡镇也都开设了乒乓球课。伊滨区社体指导员许胜利经常对周边的学校体育老师进行培训。“我做体育器材销售工作,通过‘国球两进’活动,学习乒乓球的青少年人数越来越多,每个月能售出近百个球拍。”

不久前,第三届“乡娃杯”邀请赛暨俱乐部少儿乒乓球比赛举行,赛场上,小小银球来回跳跃,上旋下旋不停变化,孩子们的比赛激情四射。这是洛阳市乒乓球协会为乡村学校乒乓球选手量身打造的团体赛事,旨在推动和提升乡村学校乒乓球运动水平,检验洛阳市乒协“乒乓运动进乡村”计划实施成果。三年来,每年一届的“乡娃杯”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赛事,乒乓球运动从最初的6所乡村小学推广到现在的12所,乡村孩子也练起了乒乓球,享受到乒乓球运动带来的健康与快乐,改善了精神面貌。

在采访中,记者还听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距离洛阳市区31公里的凤凰岭脚下,有所张凹小学。学校有12名教师,126名学生,留守儿童占相当大比例。校长崔志强特别喜欢打乒乓球,一有空就和会打乒乓球的老师在校园里的石头台子上打几盘,久而久之,全校老师都拿起了球拍学打乒乓球。在老师的带动下,同学们也都参与了进来。为了提高孩子们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和热爱,崔志强进城找到了洛阳市乒乓球协会负责人,表达了想请专业老师做指导的意愿。随后,洛阳市乒乓球协会志愿服务队多次到张凹小学进行乒乓技术展演和辅导,并在张凹小学建立了洛阳市乒协乒乓球训练营,张凹小学校园乒乓球从此上了一个新台阶。

正如第一次参与“国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活动的世界冠军常晨晨所说,乒乓球能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从小练体育对青少年来说是很好的事。在洛阳,“国球两进”与创建体育特色学校相结合,在校园进行乒乓球项目普及推广和竞技训练,全面储备后备人才,也为基层体教融合工作开展、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同发展等拓宽了思路。